求:明代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33:30

古书过眼录]读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

韩其楼
陶都宜兴,古称荆溪、阳羡。境内水土利陶,砂壶宜茶。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以紫砂壶驰名天下。所谓阳羡茗壶,就是宜兴的紫砂茶壶。《阳羡茗壶赋》是吴梅鼎所写的诗赋佳作,在紫砂古籍中独树一帜。

吴梅鼎(1631—1700),吴以藩之子,吴颐山之侄孙,一名雯,字天篆,号浮月,江苏宜兴人。生于明崇祯四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九年,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长诗词,善书画,精山水、翎毛,与其兄吴天石并称一时(见《宜兴县旧志》)。著作有《醉墨山房赋》,《阳羡茗壶赋》是其中之一篇。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吴骞编著的《阳羡名陶录》,又将《阳羡茗壶赋》收入“文翰”篇,成为宜陶传世之作。

《阳羡茗壶赋》是一篇专门歌颂宜兴紫砂茗壶的赋,对紫砂泥五色土成陶的描绘有声有色,对明代的紫砂名家、壶艺风格的赞美更是尽善尽美。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以诗赋形式赞美紫砂茗壶的最早最佳的古典文献。

吴梅鼎首先在《阳羡茗壶赋》序言中写道:“六尊有壶,或方或圆,或大或小,方者腹圆,圆者腹方……独阳羡以陶为之,有虞之遗意也。”当时江浙一带,壶黜银锡及闵豫瓷,而尚宜兴紫砂陶,蜚声海内外。宜兴发现质性特殊的紫砂泥并制成艺术化茗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吴梅鼎在提到阳羡茗壶始祖时说:“余从祖拳石公(指吴颐山)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缶,即澄其泥为壶,极古秀可爱,世所称供春壶是也。”赋中又写道:“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这就是吴梅鼎在他所著的《阳羡茗壶赋》中对陶壶鼻祖供春的赞颂。

紫砂茗壶的风格和式样,在明代大都崇尚古朴。金沙寺僧和供春所制各式都是如此。明万历年间涌现出的制壶名家为数很多,且各具自己的风格,所谓“方匪一名,圆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在《阳羡茗壶赋》中就有这样的赞句:“大彬之典重(时大彬),价拟*琳;仲美之雕锼(陈仲美),巧穷毫发;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李仲芳);正春肉好而工疑刻画(欧正春);君用美妍离奇(沈君用),尚彼浑成;用卿朴直醇饬(陈用卿),丰富自然。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吴梅鼎在